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权威发布 清华大学5连冠 厦大挺进20强
2020-01-11 14:42:01
  • 0
  • 0
  • 7

2019年,安邦研究院暨安邦中国大学评价中心先后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绩效中期评价研究报告(安邦版)》(完整版)(以下简称《2019AIUR报告》)【下载】、《2020-2021年度第二轮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建议名单研究报告(安邦版)》(完整版)(简称《2020AIUR遴选报告》)【下载】。


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出炉,谁是中国大学“探花”?

清华北大跻身世界一流,国科大国防科大位居10强,西湖大学深职院跻身200强


   2019年12月24日,安邦研究院(AI智库)联合中国教育智库、中国权威媒体、中国顶尖大学、全球一流专家等在雄安新区预发布《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暨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安邦版)》(预告版),引起了较大反响。清华北大离世界一流有多远?浙大上交大南大谁是中国大学“探花”?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展如何?国科大国社大南科大是否单独评价?西湖大学深职院等民办或高职院校实力如何?安邦研究院是否可以实现用一套指标体系评价全部大学?

    清华北大首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西湖大学深职院挺进全国200强

    2020年1月8日,全国最专业第三方大学评价组织——安邦研究院(AI智库)暨安邦大学评价中心(AI)——联合中国教育智库(CETTE)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国高校质量监测与保障联盟(CUQA)、中国科教评估网(CSEN)等在京津冀正式权威联合发布首次利用万有排名模型研发的《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系列报告(安邦版)》(《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2020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2020中国“双一流”大学排行榜》《2020中国民办院校排行榜》《2020中国职业技术院校排行榜》《2020中国最佳大学排行榜》《2020中国新大学排行榜》),以期作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参考、高校和企业的权威资讯、家长和考生的首选指南。安邦版大学排名联合创始人、安邦研究院执行院长兼安邦大学评价中心首席知识官冯用军教授指出:2020年是安邦研究院连续5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也是第33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成果。清华大学连续5年位居中国大学排行榜冠军、北京大学连续5年位居中国大学排行榜亚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首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是发展最快的大学;西湖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挺进全国200强,分别是目前中国办学实力最强的民办高校、高职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是十八大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新大学。

    不同大学具有相同贡献,创新构建万有排名模型破解大学评价难题

    安邦版大学排名联合创始人、安邦研究院执行院长兼安邦大学评价中心首席知识官冯用军教授认为,不同大学具有相同贡献,即不同类型、层次、区域、等级等的大学都可以办成一流大学,它们对家庭、对产业、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对人类具有相同贡献,唯一的差异只是在于它们的贡献侧重不同。

    为破解世界大学排名“两难问题”和中国大学评价“五唯问题”,安邦研究院汇聚全球高等教育评价专家智慧,积数十年之功持续创新大学评价思想,立志克服大学排名的致命弊端。2010年创新性提出大学新标准分类体系,完美化解国内“教学-科研”二元对立分类方法简单排列组合等“痼疾”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内基基金会等国际大学分类方法水土不服缺乏中国特色等“瓶颈”。安邦版大学新标准分类体系的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给所有大学带来了和谐阳光和发展希望,获得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认可和借鉴。

    科学定位、合理分类是对大学进行科学评价、合理排名的基础。世界一流大学因知识创新的源头不同而丰富多彩,它们的生长路径各不相同。中国大学科学分类、合理定位,才能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实现中国“学型”大学和“术型”大学的“两翼齐飞”,通过学、术“两轮驱动”和“变道超车”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服务“两个一百年”战略。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推进中国大学内涵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必须坚决扭转不科学、不合理的高等教育评价导向,“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分数)“立五看”(看质量、看特色、看贡献、看标志、看潜力),安邦研究院率先建立引导与鼓励中国大学分类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的评价机制及分类办法。2017年提出了大学排名新方法论,建构一套弹性排名指标体系评价全球大学的万有排名模型(AI-URM),即根据大学在人才培育、知识创新、技术发明、文化传创、国际交合等维度上的标志性贡献侧重来科学调谐各级指标算法和合理协调优化各级指标权重。

    安邦研究院自主独立研发的高等教育评价核心关键技术、优化算法和弹性系数等基本实现了大学评价教学与科研、投入与产出、人才与技术、文科与理科、历史与现实、民用与军用等的弹性均衡,突破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星级大学不可比较的难题。指标权重科学分配、弹性系数合理运用、优化算法动态匹配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基本功能与大学核心职能互动共生关系,比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高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未来高等教育趋势。

    构建高等教育大数据云平台,提供大学评价智能服务示范应用

    大学排名是否科学、客观、有效、透明,关键看指标体系是否合理、数据是否真实、算法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可重复验证。安邦研究院共建共享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数据库WHEDD(World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Database)子库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数据库CHEDD(China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Database),基于大智移云工程架构(BIMCP)的科教评价信息云平台和智能服务研发系统包括原始核心数据(2019年12月1日截止)、时序标准数据(1949年10月1日-2019年12月1日)和决策咨询模块,重点为大学评价和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等提供发展性、诊断性数据检索、数据挖掘和数据生成服务。

    遵循指标设计简洁性、敏感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基于万有排名模型内嵌的30余个核心指标观测点的数据是基于质量基础上的数量指标,即采集金字塔顶端的数据对大学进行择优排序。“塔尖数据”(Top Data)主要来自官方公布的权威数据,如国家科技部与教育部等公布的数据、业界公认的标准数据,如CSD(中国标准数据库)和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等数据、第三方验证的开源数据,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平奖除外)和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等数据。

    六个首次推动大学评价变革,引领新时代世界大学排名4.0时代

    万有排名模型系统严格遵循分类、分层、分区、分级的安邦大学排名原则和一系列高等教育排名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范例,如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构化了一套多维多层多元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以科学评价各种类型层次的国内高校,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两大基本功能和现代大学的五大核心职能,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进步规律。首次利用万有排名模型和一套多维多层多元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实现对中国全部大学实现全覆盖式立体评价,打破陈旧大学分类体系建立全新大学分类模型;首次基于未来高等教育“颠覆、重构”新业态构建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引领中国大学发展新潮流和世界大学排名进入4.0时代;首次基于“学生中心”和“教师主体”科学遴选核心评价指标,突出人才培育质量和科技研发质量对经济、社会、国家、民族、世界、人类的贡献;首次实现大学排名结果可重复验证,公开大学排名思想、理念、指标、权重、算法、遴选原则和数据来源,推动大学排名和高等教育评价科学化、专业化进程;首次科学判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初步整体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首次在“千年大计”雄安新区暨京津冀联合发布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后续将陆续推出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黄河生态带、成渝、国家中心城市等大学排行榜。安邦版大学排名系统在理念、方法、模型、算法、应用等方面率先进入世界大学排名4.0时代(WUR4.0)。

    大学排名是系统工程、科学工程和善治工程。为给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高校和企业提供权威资讯、家长和考生提供判别指南,由安邦研究院策划、冯用军等编著、全球顶尖学府教授博士联袂推荐的《挑大学评学科选专业填志愿——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安邦版)》和《评大学挑学科选专业做决策——中国“双一流”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020)》将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新华书店等全国发行,敬请期待!

 

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

清华北大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国科大位居第4,国防科大挺进

    在安邦研究院(AI智库)最新公布的《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初步整体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中高速高质量发展和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大学的一流专业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打造、一流学科发展、一流人才培育、一流科技产出持续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大学的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和国际影响成效显著,中国高等教育实力和大学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中国大学集团已分批次进入世界大学集团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

    清华北大浙大位列三甲,国防科大挺进7强,南大人大吉大进步神速

    报告显示,清华大学位居《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名,连续5年位居中国大学No.1、北京大学屈居第二,两校在2020年如约携手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初步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取得阶段性突破或标志性成就,初步实现了国家“双一流”战略“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即“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三方首次认定。浙江大学位居第3、中国科学院大学第4、上海交通大学第5。相比2019年,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吉林大学进步最神速,分别4位、9位、5位,南京大学排名第6、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15、吉林大学排名第18。

    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和平发展的安全保障,现代化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高科技军事手段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保底手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军事斗争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打赢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把军队搞得更强大,这样底气才足、腰杆才硬。军事院校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是人才强军、科技兴军以赢得军事竞争主动权的核心保障,也是一流军事人才、一流军事理论、一流军事科技的新发地。要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潮流,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抓好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必须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为了鼓励优秀青年报考军事院校,将来更好地保境安民、保家卫国、精忠报国,在万有排名模型中设置了军事院校优化算法和弹性加权系数,以更加客观科学地反映军事院校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大量军事院校入列,这也是安邦版中国大学排行榜的标志特色。

 

2020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

清华北大快速崛起跻身世界教育集团第一方阵,港大台大排名下滑


    为了加强两岸四地各界沟通、了解、理解和互鉴高等教育系统,特别是帮助两岸四地家长和考生等精准填报高考、研考志愿,安邦研究院连续5年发布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

    清华北大实力领先港大台大,浙大国科大人大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中国两岸四地共有5所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THU)位列2020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榜首,连续5年位居第一、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PKU)紧随其后,双双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浙江大学(ZhejiangUniversity,ZJU)、中国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UCAS)、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Jiao Tong University,SJTU)、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NJU)、台湾大学(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NTU)、国防科技大学(National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NUDT)、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FDU)位居前十。2020安邦中国TOP10名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台湾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

 

2020中国“双一流”大学排行榜

国家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工程进展顺利,国科大苏大进步神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实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整合“211工程”、“985工程”等建设基础上,启动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计划。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发布,“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实施阶段,其中,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40所,其中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两地办学。

    国家“双一流”战略成效显著,清华北大初步整体建成世界一流

    经过3年立项建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首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进入世界大学集团的前0.05%;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已经进入世界大学集团的前0.5%,即已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准世界一流大学),赶超了多所北美、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的著名大学,稳步向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迈进,但与世界标杆大学如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已经进入世界大学集团的前1%,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稳步向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迈进。

 

2020中国民办院校排行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问鼎冠军,西湖大学挺进15强,山东英才学院跻身20强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民办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在高等教育领域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体现,对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包含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三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位居第一,西湖大学挺进15强

    报告显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实力最强,荣膺《2020中国民办院校排行榜》首位,也是中国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大学。在中国独立学院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办学实力最强,位居《2020中国民办院校排行榜》第二名;在中国民办高校中,武昌首义学院竞争力最强,位居《2020中国民办院校排行榜》第三名。

    成立仅一年的西湖大学挺进15强。西湖大学是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等发起创办,于2018年2月14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举办方是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首任校长施一公。该校以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为参照系,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有望在2035-2050年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020中国职业技术院校排行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雄踞冠军,深职院排名第2,淄博职院挺进前10

 

    2019年12月18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名单,56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141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其中,第一类“高水平建设学校(A类)”10所、第二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20所、第三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26所、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26所、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59所、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56所。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双一流”重大战略决策的题中应有之义,“双高计划”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方案等的又一国家战略,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助力。中国职业技术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平台,为了客观总结职业技术院校建设成就、充分展示职业技术院校办学风采、争取为职业技术院校营造宽松社会环境、推进“双高计划”学校高质量发展、科学监测“双高计划”学校建设进展和成效,鼓励广大职业技术院校大胆试、大胆闯,培育更多大国工匠巧匠、百工技师,更好地为职业技术教育现代化2035、“中国制造2025”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安邦研究院利用独家研发的万有排名模型权威发布《2020中国职业技术院校排行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实力超群,深职院金职院紧随其后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虽是一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但它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被誉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和“中国职教师资之母”。1979年以“天津市劳动局技工学校”和“天津市第五机床厂”为基础建立“天津技工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4年更名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10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2年,国家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2017年,进入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行列。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中国职业技术院校集团的“航空母舰”和“旗舰”,其实力远超“双高计划”建设高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位居第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三,淄博职院挺进前十,是唯一一所进入前十的“第二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2020中国最佳大学排行榜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20余年的努力,已经迈过了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初步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即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跨越。为了充分体现安邦大学排名原则和柏林原则的主旨理念,安邦研究院权威发布了《2020中国最佳大学排行榜》(China BestUniversities Ranking,CBUR),遴选出了各类型、各层次、各区域、各星级的最佳大学组合,每种类型的最佳大学遴选3-5所,方便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好中选好、优中选优。

 

2020中国新大学排行榜

国科大国社大领衔,南科大位居第4,深圳北莫大西湖大学挺进二十强

 

    改革开放41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大学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理高等教育的新时代标志成果(中国之教),安邦研究院在全球率先开展中国新大学评价研究,发布《2020年度中国新大学排行榜》,利用万有排名模型对2012年以来新成立和新更名的中国大学进行科学评价,以期全面展示中国新大学的办学成就、掀起第三轮“中国新大学运动”。


  遴选评价机构——安邦中国大学评价研究院

    安邦研究院(AibondInstitute,AI)暨安邦大学评价中心(AibondUniversity Ranking Center,AURC)是专业、权威、前沿、公正的第三方教育评估咨询组织,得到政府、学界、媒体、企业、家长和考生等共同认可。前身溯源于1987年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02年与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今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深度合作(2017年合作中止)联合发布60余项大学评价成果,从事高教研究、大学排名、创业创富、战略咨询至今已逾30年,被誉为“国民排名品牌”。以旗下品牌网络——中国科教评估网、微信群、QQ群、微博群等为网络服务、数据支持和成果展示平台,专精于大学评价、创业创富、发展战略研究,为中国各高校、政府和企业提供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办学业绩、人才发展评价报告和教育发展咨询服务,帮助高校实现以人才培育为根本、以校友评价为依归、以标志性成果为标杆、以综合贡献为导向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评估和特色化办学转型,是中国考生“选大学挑专业填志愿”、企事业单位“挑大学选人才定捐赠”的最权威宝典。安邦研究院致力于破解中国大学建设成效智能监测等“卡脖子技术”和大学教学质量多元评价等“全球性难题”,其年度《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红皮书)《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紫皮书)《中国大学杰出校友研究报告》(黄皮书)《中国青年富豪研究报告》(黑皮书)和《中国高考状元发展研究报告》(绿皮书)《中国大学发展指数》(橙皮书)《中国大学竞争力指数》(青皮书)《中国大学创新力指数》(蓝皮书)《中国期刊评价报告》(花皮书)等为国家教育部、省级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广泛参考和正面引用。

遴选首席主持——冯用军博士

    冯用军教授,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全国高校质量监测与保障联盟总召集人、中国科教评估网首席顾问,高等教育大数据评价专家、政府管理专家。从1999年开始从事高教评估、大学排名、创业创富、战略咨询等工作,先后担任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艾瑞深研究院专家、核心专家、首席专家、执行主任、常务副院长和QS、THEs、ARWU、USNW等国内外著名排行榜的多样态咨询评价专家,以及安邦版中国大学排行榜联合创始人、安邦研究院执行院长、安邦大学评价中心首席知识官、中岳艾迪教育公司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数据库(WHEDD)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数据库(CHEDD)》《中国杰出人才评估系统(CETS)》《高等教育大数据深度挖掘和处理分析系统(HEDPS)》首席专家,中国大学发展指数(CUDI)和中国大学竞争力指数(CUCI)标准制定者,安邦版《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红皮书)《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紫皮书)《中国大学杰出校友研究报告》(黄皮书)《中国青年富豪研究报告》(黑皮书)和《中国高考状元发展研究报告》(绿皮书)《中国大学发展指数》(橙皮书)《中国大学竞争力指数》(青皮书)《中国大学创新力指数》(蓝皮书)《中国期刊评价报告》(花皮书)等系列重大攻关课题研究报告主编,被誉为“中国最年轻的资深大学评价专家”、“中国大学新排名第一人”。

咨询服务信息——360°智能报告

    《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系列报告(安邦版)》由安邦研究院(安邦大学评价中心)、中国教育智库CETTE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全球教育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长江智库、中岳艾迪教育集团、黄河智库、全国高校质量监测与保障联盟、全国高校人力资源联盟、中国科教评估网等联合多家研究机构、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等精心研制、公开发布。

   《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系列报告(安邦版)》在研发和完善期间,得到了教育部、国家信息中心、国家超算中心、中国高教学会、北大、清华、中国教科院、北师大、厦大、长江教育研究院、美国院校研究协会、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特此致谢!

   本报告为全国高校质量监测与保障联盟(CUQA)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与推进战略研究(CUQA-15ZD-001)”、中岳艾迪教育(集团)科技有限公司重大委托项目“‘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机制和绩效评价标准体系研究(CAG-ZD-001)”、中国教育智库CETTE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大招标项目“高等教育评价云平台关键技术方法与智能示范应用(CETC-ZDZB-001)”特别资助成果。

   如您对我们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的大学和学科专业等评价报告、战略咨询等感兴趣,或想反馈高校最新数据或修改意见建议(院校信息或数据错误等),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181-3159-6619(同微信)

   电邮:fengyongjun_cn#126.com(来信时#改为@,标题“评价咨询”)

   欢迎关注安邦研究院公众号:iRankings。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